爸爸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我們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一般兩三歲的孩子就進入了“十萬個為什麼”模式,相信不少朋友都遇到過,孩子開始問,“爸爸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可不可以不去?”

對於這個提問,每個家庭估計回答都會千差萬別的,但這個簡單回答背後,卻可能對孩子的職業觀產生深遠影響。大家不妨先想想,如果你的孩子這麼問你,你會怎麼回答。

1、媽媽也不想去上班啊,但媽媽需要賺錢啊,賺錢才能給你買玩具、買好吃的。
誠然,我從不避諱和女兒談錢,恰恰相反,我覺得財商啟蒙非常有必要。但我們仔細琢磨一下,我們這樣的回答給到孩子的資訊是什麼?上班等於賺錢,沒了。

上班的確可以賺到錢,但上班不該僅僅只為了賺錢。當我們這麼對孩子說時,我們傳遞給孩子最初的職業觀就是,上班只是謀生的手段。當一個孩子從小獲得的是這樣的啟蒙,那他今後尋找工作時會怎樣呢?待遇挺好,即使不是我喜歡的,我也忍了;其實很羡慕其他人可以做XX,但我現在這份工作很平穩,要不就算了,老老實實待著吧;特別特別討厭自己的工作,但是沒辦法啊,為了生存。

一個人的一生,從22歲畢業開始工作,一直到60歲退休,每天上班8小時,全年上班200多天,工作其實佔據了我們人生很大一部分,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工作中體會到價值感、熱情和樂趣,他的人生一定會充滿了抱怨的。選擇熱情,金錢自然會來;選擇金錢,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所熱愛的是什麼。

2、媽媽也沒辦法啊,媽媽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你
這句話傳遞給孩子的資訊是,媽媽其實也不喜歡工作,媽媽是為了你才忍受這些辛苦的。這樣說的直接結果就是讓孩子背負上不該有的壓力,而且還會產生深深的愧疚感。

這背後的邏輯就是,媽媽要忍受這麼辛苦的上班是為了你,所以你要乖乖聽話,你要好好上學,你以後要好好報答媽媽。於是,孩子也學會了忍受,假裝很懂事,遇到不開心不願意分享,慢慢就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力量,是把孩子從有毒環境中轉移,而不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名義學習忍受
小D第一次問我們,“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上班?”,那我是怎麼回答的呢?
聽話聽音,孩子問這個問題首先要表達的是,不舍的情緒,不願意和爸爸分開。我們首先要回應的是她的情緒,“嗯,爸爸也特別不捨得離開你呢,爸爸也好希望每天可以和小D在一起。離開你後,爸爸也會想念你”。(Yes, Daddy doesn’t feel like leaving as well. I wish I could be with you every single moment. And I miss you so so much after our departure.)

當孩子的情緒被接納,情感銀行被“充值”後,我們接下來就會告訴她,“但爸爸也喜歡工作,爸爸去工作可以幫助其他人,可以給他人帶來快樂。工作也能讓爸爸學到很多新知識,這些都會讓爸爸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However, Daddy also loves to work. Working allows me to help others and bring joy to others. Working also allows me to learn new knowledge. This really makes me happy and proud.)

這段話看似簡單,但卻傳遞給了孩子兩個非常核心的職業觀:發自內心的熱愛、個人價值的實現。

你我現在也許是因為各種“妥協”在工作,但我真心希望我們的孩子今後可以有更大的選擇權利,可以因為理想,因為熱愛,擁有巨大的動力去追求自己的職業,去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而不僅僅是一份生存的工作。

我們現在的很多“妥協”也許正是當年沒人給我們做過職業觀的啟蒙。而我希望我的女兒將來可以擁有這樣一份自由,做自己的CFO(Career Freedom Options)職業自由選擇權。

小D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問這個問題,我們也就不厭其煩一直重複這幾句話告訴她,慢慢的,她提問越來越少了,似乎真的理解了爸爸去上班的意義。

擁有工作還是職業,區別就在於你是否真心熱愛
兩個月前某個早上,她突然若有所思很久,然後問我,“媽媽,那你為什麼不去上班呢?” 自從她上次問了爸爸上班的問題後,我其實已經預見到她會問這個問題的,這是所有全職媽媽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我當時是這麼說的,“媽媽,喜歡和你在一起啊,媽媽希望可以多陪伴你一段時間”。(Because I really enjoy spending time with you. I hope I can be with you as much as possible.)是的,我沒有說,“因為媽媽需要照顧你”。

我始終覺得,上班或者不上班,這是我們大人的選擇,不要用這樣的選擇去“綁架”孩子,增加他們的愧疚感。我更願意讓女兒明白,所有的選擇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愛”,這是無比寶貴的。

然後,我又說了一句話,“媽媽雖然不上班,但是媽媽也會讀書,也會去學習新知識,這也是媽媽的工作”。(Yet I still learn new things and I still read. This is Mom’s job even though I don’t go to work.)這不僅僅是說給小D聽的,這也是我自己將近4年全職媽媽的一個真切感悟,我們可以沒工作,一定不能不成長。

我希望用自己的言行讓小D明白,工作是與世界建立聯繫的方式之一,它讓我們覺得自己是重要的,可以創造價值。而且這種聯繫,不一定非要在辦公室發生,也不需要從他人那得到認可。

最好按照自己意願做事,這樣不管發生什麼,你都可以說,這是我的選擇,我沒有遺憾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為什麼不去上班?”,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問自己,我們的答案是什麼?

父母發自內心對於生活和工作的熱愛是最具有感染力的,這對孩子具有深遠的影響。如果真的做不到發自內心的“熱愛”,那至少在和孩子溝通時避免“不得不”這樣的無奈情緒。

人生其實就是三個“C”組成:Choice(作出選擇), Chance(跨出一步),Change(發生改變)。說到底,我們每一個的選擇,都是自己做的,我們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我們對待每個選擇的態度,成就我們的格局。而我們的格局,也許就會影響孩子未來的選擇!

About terence0425leung

哲人無憂,智者常樂。並不是因為所愛的一切他都擁有了,而是所擁有的一切他都愛。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1 Responses to 爸爸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我們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1. xe chevrolet cruze 說道:

    excellent points altogether, you just won a new reader.
    What would you recommend in regards to your post that you simply made some days in the past?
    Any sure?

回覆給xe chevrolet cruze 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